-
國是訪問丨全球通脹高企,2023年如何穩物價?
文/劉文文
國際漲、國內穩,這是2022年中國物價運行情況的真實寫照。
過去一年,中國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運行,國內CPI單月漲幅始終運行在3%以下,全年上漲2%,大幅低于美國8%左右、歐元區8%以上、英國9%左右等發達經濟體漲幅,也明顯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7%-10%(1-11月份)的漲幅。
這一成績意味著什么?中國為保供穩價作了哪些努力?2023年如何繼續穩物價?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巖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強調,中國有底氣、有能力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CPI上漲2%意味著什么?
郭麗巖指出,在歐美等經濟體通脹“高燒不退”背景下,中國持續穩定物價運行的努力與成效令全球矚目。
2022年全年,中國CPI同比上漲2%,持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則一直在1%左右的
-
國是訪問|2023年中國經濟能否重回“合理增長區間”?
文/龐無忌
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面臨多重下行壓力,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據專家測算,疫情暴發以來的三年間,中國經濟平均增速低于5%,實際增速低于經濟潛在增長率。
這種狀況必須及時扭轉!
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提振各界信心的重要信號。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的2023年,中國經濟能否回歸“合理增長區間”?明年經濟增長有哪些有利因素?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畢馬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康勇。
康勇預計2023年中國GDP有望實現5.2%的增長。目前中國經濟合理增長區間在5%-5.5%左右,所以明年預期增速處于合理區間。
他認為,如果明年能實現5%以上的增長,則可以帶動中國經濟逐步回歸到一個合理的增長區間,推動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目標的實現,這既是當下穩增長的迫切要求,更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長期發
-
國是訪問|全球都在通脹,明年中國能穩住物價嗎?
文/劉文文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高企,美歐等主要經濟體CPI漲幅明顯。在此形勢下,中國物價水平備受關注。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及時有效緩解結構性物價上漲給部分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
當前中國穩物價的成績如何?較其他經濟體有何差別?目前影響中國物價波動的國內外因素有哪些?如何預防這些因素的潛在性沖擊?
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巖,就上述問題進行分析。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國穩物價成效顯著
國是直通車:當前,全球性通脹越發嚴峻,尤其發達經濟體通脹粘性特征愈發明顯。在您看來,當前國內外物價運行水平有何不同?與國外相比,中國穩物價的成績如何?
郭麗巖:在美歐等經濟體通脹“高燒不退”的背景下,中國持
-
國是訪問丨新世界中國行政總裁:房地產企業如何穿越周期?
文/龐無忌
2022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持續探底,行業格局變動加劇。據機構統計,今年前11個月,“千億房企”(銷售額超1000億元),減少近半,“百億房企”減少了三分之一。房地產業如何走向新發展模式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話題。
率先經歷過完整房地產周期、經過國際資本洗禮的港資房企,或許在穿越周期、探索新發展模式方面,能提供一些經驗和借鑒。
老牌港資房企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新世界中國董事兼行政總裁黃少媚近日在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在過去50年的發展中,新世界集團經歷了包括全球金融危機、1997年香港金融風暴等多次動蕩環境,所以在“穩”字上要求很高。除“穩字當頭”外,前瞻性布局、本地化團隊以及多元生態圈是企業成功穿越周期的保障。
獨特的發展模式
這些年來,許多內地房企激進擴張,追求高周轉,但負債
-
國是訪問丨沙中商務理事會主席:不止能源!中沙這些領域潛力巨大
2022年11月,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沙特薩拉曼國王能源城項目行政樓、禮堂、醫院等五棟建筑及附屬工程 中新社發 杜林 攝
文/王恩博
中國最高領導人時隔6年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讓這個中東國家成為近期各方關注焦點。
中沙經貿合作由來已久且關系緊密。長期以來,沙特是中國主要原油供應國,連續20多年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自2013年起成為沙特第一大貿易伙伴。此訪期間,兩國元首親自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沙特阿拉伯王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雙方合作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未來雙方哪些領域合作潛力值得挖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沙特“2030愿景”如何對接?沙特在華規模最大私營企業與多家中企合作建立合資公司,看中了什么?
阿吉蘭兄弟控股集團副董事長、沙中商務理事會主席穆罕默德·艾爾·阿吉蘭接
-
國是訪問丨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高”在何處?
文/李曉喻
今年以來,中國再次釋放出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明確信號。高水平對外開放,究竟將“高”在何處?哪些領域的開放措施值得期待?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綜合研究室主任楊長湧近日接受了中新社國是直通車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國是直通車:您如何評價中國當前對外開放所處的階段和水平?對外開放的“高水平”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楊長湧:中國對外開放經過40多年歷程,已經邁向高水平階段,這是與中國經濟整體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在新形勢下,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理解這種“高水平”可以概括為五個“更”。
——更大范圍。當前,中國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在開放方面的差距仍比較大,開放不平衡、不協調問題依然存在。推進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