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 id="2iuek"><dd id="2iuek"></dd></strong>
  • <input id="2iuek"></input>
  • <option id="2iuek"><noscript id="2iuek"></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2iuek"><td id="2iuek"></td></noscript>
  • 分享到:

    全國碳市場進入關鍵時期 權威人士解析當前關注熱點

    全國碳市場進入關鍵時期 權威人士解析當前關注熱點

    2022年07月16日 22:58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經濟觀察)全國碳市場進入關鍵時期 權威人士解析當前關注熱點

      中新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全國碳市場進入關鍵時期 權威人士解析當前關注熱點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運行一周年。當前全國碳市場進入建設發展的關鍵時期。圍繞當前全國碳市場建設關注熱點,以及今后一段時期碳市場建設的發展方向和挑戰等,中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了中新社記者采訪。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也是落實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

      截至2022年7月15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1.94億噸,累計成交金額84.92億元(人民幣,下同)。當日收盤價58.24元,較啟動首日開盤價上漲21.33%。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以來,總體運行平穩,交易價格在每噸40元至60元范圍內波動,未出現暴漲暴跌現象,成交量滿足企業履約的基本需求,符合碳市場作為減排政策工具的預期。

      他說,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完成配額清繳量86.5億噸,配額履約率為99.5%。通過市場機制首次在全國范圍內將碳減排責任落實到企業,促進了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推動實現低碳轉型。同時,通過抵銷機制的設立,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等減排項目的發展,降低了控排企業減排成本。

      “全國碳市場不僅是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同時也為促進全球碳定價機制形成發揮了積極作用”,該負責人表示,全國碳市場建設成效為樹立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產生了積極作用。

      這位負責人坦言,建設全國碳市場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作為一個仍處于起步階段的新生事物,全國碳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市場機制作用發揮尚不充分。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僅納入發電行業,交易方式僅限于控排企業對配額進行現貨交易,不利于活躍市場,部分企業對碳交易機制還不熟悉,參與交易存在觀望心態。

      二是排放數據質量有待提高。碳市場相關制度機制還需進一步完善。

      這位負責人表示,經過第一個履約周期的運行和管理,全國碳市場已進入建設發展的關鍵時期,但完善全國碳市場相關工作依然任重道遠。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研究制定第二個履約周期配額分配方案,各地按照相關要求,確定本行政區域內納入配額管理的各機組預分配配額量。

      同時,在發電行業配額現貨市場運行良好基礎上,研究逐步將市場覆蓋范圍擴大到更多高排放行業,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

      “為做好擴大全國碳市場覆蓋行業范圍的基礎準備工作,我們已連續多年開展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造紙和航空等高排放行業的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和核查,構建了2013年至2020年上述行業企業碳排放數據庫,研究修訂相關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技術規范?!痹撠撠熑苏f。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在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報告核查技術規范完善、確保數據質量管理可行、可比、可靠的基礎上,成熟一個行業納入一個行業。

      這位負責人表示,自愿減排交易機制是全國碳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減排行動的又一項重要制度創新。生態環境部將按照循序漸進原則,逐步擴大覆蓋范圍,加快建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制。(完)

    【編輯:宋宇晟】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6080yy 久久 亚洲 日本_91人人妻人人_亚洲手机在线人成视频_加勒比久久综合久久鬼色88